選單按鈕
行政院兒童網
search
搜尋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line
email
認識行政院
行政院簡介
來去行政院
院區來福秀
行政院會議
認識院長
認識副院長
院長的工作
院長的工作伙伴
下載「認識行政院各部會」學習單
兒童與政策
兒童福利社
教育文化館
衛生保健室
建設遊樂園
保衛特勤隊
金融保險庫
族群合作社
性平百寶箱
防災知識營
時事與動態
寫信給院長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回行政院首頁
聯絡我們
字級
小
中
大
版面色彩
綠色
粉紅色
:::
版面色彩
綠色
粉紅色
回首頁
網站導覽
回行政院首頁
聯絡我們
search
搜尋
搜尋
進階搜尋
分享
twitter
Facebook
line
email
字級
小
中
大
行政院兒童網
認識行政院
行政院簡介
來去行政院
院區來福秀
行政院會議
認識院長
認識副院長
院長的工作
院長的工作伙伴
下載「認識行政院各部會」學習單
兒童與政策
兒童福利社
教育文化館
衛生保健室
建設遊樂園
保衛特勤隊
金融保險庫
族群合作社
性平百寶箱
防災知識營
時事與動態
寫信給院長
認識行政院
行政院簡介
來去行政院
院區來福秀
行政院會議
認識院長
認識副院長
院長的工作
院長的工作伙伴
下載「認識行政院各部會」學習單
兒童與政策
兒童福利社
教育文化館
衛生保健室
建設遊樂園
保衛特勤隊
金融保險庫
族群合作社
性平百寶箱
防災知識營
時事與動態
寫信給院長
:::
性平百寶箱
認識「性別平等政策綱領」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是什麼
臺灣女孩日及「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
性平小學堂
國家教育研究院自製性別平等影片
:::
首頁
兒童與政策
性平百寶箱
臺灣女孩日及「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
臺灣女孩日及「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
列印內容
臺灣女孩日及「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是什麼?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每年的
10月11日是「臺灣女孩日」以及為什麼會有這個節日嗎?從1989年起,聯合國陸續通過《兒童權利公約》等許多保障兒童人權的公約,2011年更為了凸顯女孩權益的重要性,將每年的10月11日訂為「國際女孩日」,並透過每年舉辦「國際女孩日」的活動,希望大家瞭解並重新省思女孩人權的價值與重要性,避免女孩人權受到任何傷害。
在臺灣,雖然我們國家在生活照顧、教育及醫療保健等各方面都平等保障男孩和女孩的權益,但社會中還是存在許多重男輕女及性別刻板印象的現象,例如:生小孩的時候,大家還是比較想生男生;選學校或找工作的時候,爸爸媽媽認為男生應該選理工科系,像是資工系、化學系等,未來當工程師或科學家,而女生應該選人文科系,像是中文系、護理系,未來當老師或護理師;在安全方面,女孩常常成為性犯罪的受害者;在傳統禮俗方面,家裡長輩會告訴女孩在生理期的時候不能進入廟裡參拜,因為對神明不敬等歧視女孩的禮俗觀念;在傳播媒體方面,電視節目仍時常出現爸爸加班應酬,媽媽煮飯做家事、男生喜歡運動,女生喜歡看書等性別刻板印象內容,以上這些尤其是限制了女孩的生活和發展機會。
為了關心女孩的權益,我們國家響應聯合國的「國際女孩日」,就將每年
10月11日訂為「臺灣女孩日」,並舉辦相關活動,向更多人宣導一起來為提升女孩權益而努力。此外,我們國家也訂定「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希望透過政府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建立一個支持女孩、鼓勵女孩參與決策的社會環境。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主要說些什麼吧!
●
維護身心健康:小朋友們是否曾經因為看到電視上的漂亮姐姐,便開始希望自己也能擁有像他們一樣的外表與身材?其實「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要告訴大家,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外表都是最美麗的,只要體態健康、充滿活力,任何人都是美麗的女孩!
●
重視教育及人力投資:小朋友們可以想想是否曾經聽過爸爸媽媽說女生應該學鋼琴、跳芭蕾舞,而不是打跆拳道、舉重呢?其實「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要告訴大家,不論女孩喜歡從事運動或是學習特殊才藝,我們都應該積極支持與鼓勵,讓女孩可以發揮潛力,創造不一樣的未來!
●
保障人身安全:小朋友們想想看,如果有陌生人想觸摸你的身體,或是要拐騙你去某個地方的時候,你該怎麼辦呢?根據統計數據指出,女孩往往是性犯罪案件被害人,所以「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要告訴大家,每個人的生命及身體都是珍貴的,大家應該一起積極營造安全的生活環境,才能保護小朋友不受到任何傷害。
●
導正媒體與傳統禮俗:小朋友們想一想,是不是常常看到電視節目裡面出現爸爸很輕鬆的在看報紙,而媽媽很辛苦的在掃地、洗衣服和煮飯?或是新聞報導女性人物的時候,一直強調長相與身材而忽略工作表現?其實這些都是違反性別平等精神的。所以「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要告訴大家,媒體應該扮演教導客觀知識及傳遞正確訊息的角色,並且避免播出或報導具有性別歧視或性別刻板印象的內容,這樣子才能讓我們的小朋友在性別平等的社會裡快樂的長大!
資料來源:性別平等處